中国·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藏品鉴定接收邮箱:2624813430@qq.com 3136769925@qq.com 电话:029-33756988
网站首页 德藏资讯 鉴定证书 藏品商城 收藏论坛 收藏投资 德藏博客 展会资讯 收藏名家 关于我们
Home News Appraisal certificate Shop BBS Collection Of
Investment
Blog Auction
Information
Collection Of
Famous Artists

About Us

相关信息  
·琥珀里藏着最完整古鸟 1...
·为什么用紫砂壶泡茶不易...
·香盒是否已成收藏投资新...
·黄花梨家具怎么辨别
·金刚菩提子的知识普及
·牙雕收藏的几个误区
·白蜜蜡:琥珀蜜蜡家族的...
·钱币眼中的唐朝盛衰
·手串:戴在手腕上的大众...
·古钱寿星五铢钱
·千眼菩提果变成炸弹自爆...
·鉴藏知识:字画的保存方...
·古中国与埃及瓷器的渊源...
·砚台收藏有哪些养生价值...
·优质宣纸越老越值钱
·鲜为人知的年画连环画
·漆兮,中国漆器艺术之美...
·手串风带热小众榄核雕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杂项

藏家讲述:铜镜的历史

来源:转载 | 作者:不详 | 时间:2014-03-20 | 浏览:599次

  胡其伟先生是享誉省内外的文物收藏家。他的藏品门类众多,铜镜是他众多收藏品中最引人注目的藏品之一。胡先生一共收藏了六十多面不同时期的铜镜,品种十分齐全。胡先生所收藏的铜镜中,有20面铜镜出自青海,这些铜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青海铜镜的发展史。记者在胡其伟先生的书房中,见到了这些铜镜。

  胡先生说,铜镜通常是由黏土磨具铸成,工匠将其中一面打磨成镜面,然后在镜子的背面充分发挥个人的艺术创造力以及高超的手工技艺,铸造出不同的花纹,不同时代的花纹有着不同的特征。他说,早期的青铜镜花纹较为简单,到了汉代,镜子的背面开始出现几何图案,这些图案设计的灵感源于当时汉代丝绸上的花纹;到了隋唐时期,镜子背面开始出现十二生肖、五岳四海等图案。而随着唐朝与西域和海外频繁的贸易往来,一些外来的艺术设计理念也反映到青铜镜上,其中包括葡萄藤、花草以及复杂的回纹样式;元代以后的青铜镜开始出现仿古的风潮,镜子背面的设计有模仿唐朝以前青铜镜的痕迹。

  胡其伟先生按照朝代顺序展示了他收藏的六十多面铜镜。

  一面直径13.3厘米,角纹素钮铜镜,是上世纪末,胡其伟先生于西宁民主街古玩巿场收购的。根据镜面纹饰和镜子质地特征,胡先生认定这面铜镜具有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铜镜的特征,而这种铜镜是青海乃至中国最早的铜镜,对研究河湟地区的文明进程意义重大。

  另一面直径16厘米的青铜镜,镜背是连环三角纹,三个素钮并列上端,工艺精细,出自战国,印证了战国时青铜冶炼水平提高的状况。这面铜镜是胡其伟于上世纪90年代在西宁市大众街古玩城收购的。胡其伟先生说:“战国是铜镜制作的第一个高峰期,那时的青铜镜纹饰繁复,四兽纹、山字纹等神秘纹饰成为这一时期铜镜的显著特点。”

  除了青海出土的铜镜外,胡其伟先生的铜镜藏品中,还有一部分来自安徽、南京。这些铜镜与青海出土的铜镜相映成趣,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姿的铜镜世界。

  胡其伟先生珍藏的一面铜镜镜表光洁莹润,镜背纹饰深刻清晰,应是头模,格外引人注目。镜背纹饰是瑞兽灵鸟,边缘装饰着两圈锯齿形图案,素钮。铜镜的直径是15厘米,铜镜虽不大,拿在手中却是沉甸甸的,这是一面珍贵的东汉绿漆古铜镜。胡其伟先生说:“因为古铜镜埋藏时间久,铜镜的表面和底子遭土壤锈蚀,表面形成氧化薄膜,呈现绿漆色,故名‘绿漆古’,也叫做‘瓜皮绿’,这层氧化膜使铜镜免于岁月的侵蚀而温润如玉。在已发掘出土的中国古代青铜镜中,这类铜镜数量很少。”

  胡其伟先生捧出一面西汉黑漆古铜镜,镜背是连迭草叶纹,刻有篆字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字样。字体古拙,反映了两千多年前,人们对太阳和地球关系的认识。“黑漆古”是在铜镜上形成的一层氧化膜。“与那面绿漆古铜镜同样出土于南方地下多水的环境,这个环境客观上将铜镜与空气隔绝开来。铜镜在水里比在干燥的环境下更不容易生锈,倒是在北方不干不湿的环境下最易生锈。”胡其伟这样解释。

  胡先生说,青海境内也曾出土过两汉时期的铜镜,但是因为受湿度、土壤成分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铜镜上从未出现过绿漆古、黑漆古。

  品鉴着胡其伟收藏的一面面铜镜,仿佛穿越岁月的尘烟,看到了那时人们的审美、生活情趣。唐代的海兽葡萄纹铜镜;宋代的菱花素镜,镜背刻有“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可以看出宋代人的商标意识;元代梵文镜,在塔尔寺市场淘来,直径10厘米,两圈梵文,中间的圆形钮刻着一个梵文,应是元代文化贸易交流频繁盛况的见证;宋金双鱼镜,厚重、朴拙;明代的花鸟、人物、动物浮雕镜,小巧可爱;清代文字镜,上题“金榜题名”的楷书,可以看出铜镜在清朝逐渐退出了使用领域,而成为刻有吉祥字样的互赠礼品。(作者:张妍)

  铜镜源流:从简朴到繁复 讲述人:胡其伟

  铜镜是我国传统文物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它在历史上经历了战国、西汉和盛唐三个高峰期,衰落于明末,主要是西方的玻璃镜传入了中国,以其优势取代了古老的铜镜。有清一代,铜镜仍然存在,但已失去了照镜功能,成为铭刻着“五子登科”“长命百岁”等吉祥语的一种民俗器物,逐渐化为带有宗教、迷信色彩用品。直到民国时期,铜镜退出了使用领域,成为中华古老文化中的传统艺术品,供收藏家和古玩爱好者收集、玩赏的宠物。

  铜镜的第一个高峰期虽然在春秋战国,但它的制作与繁荣却早得多,青海地区远在新石器齐家文化时期就开始有了用青铜冶制的铜镜。贵南尕马台出土的七角形纹铜镜是迄今所知最早的铜镜。

  两汉时期,随着青铜器工艺的进步,内地铜镜制造业日益发展,冶金技术先进,铸镜工艺精美,纹饰美妙繁缛。唐代的海兽葡萄镜和花鸟瑞兽、飞龙、民俗故事镜等,更是后世收藏者心中的瑰宝。但由此也出现了历代仿制赝品,直至当代,伪品充斥市场,需要加以警惕和鉴伪。

  镜中青海

  中国在距今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就已经使用青铜镜,中国铜镜首先在黄河上游的甘青地区和今长城沿线地区传播。汉武帝时期,中原势力进入青海以后,河湟地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紧密,大量的铜镜随之流入青海境内。青海出土的铜镜包括史前时期和汉代的,有一百多面。

  我省贵南县尕马台齐家文化(公元前2250年一前1915年)墓葬中发现的铜镜,是中国最早的铜镜。这面铜镜是青铜合金铸造,硬度较低,磨面不光洁,映像模糊,也许更是一种饰物。

  卡约文化是青铜时代青海境内的主要土著文化类型,卡约文化的青铜铸造技术较为发达,青铜器冶炼技术比齐家文化有明显进步。 1983年在青海省湟源县大华中庄发掘了118座卡约文化墓葬,其中12座墓出土素面铜镜34面。这些铜镜大小不同,形制基本相同,为圆板形,镜背中央有一半环形桥状纽,镜面有微凹或平直的差别。青海省湟中县共和乡前营村还出土了两面纹饰铜镜。卡约文化的铜镜多出土于中、晚期的遗址或墓葬,相当于商代或西周时期,它们与殷墟铜镜在年代上都晚于齐家文化的铜镜。

  汉代是铜镜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在青海大通上孙家寨汉末魏晋初M17出土的龙虎镜外有一周铭文“尚方作镜真大好功工刻成之文章,浮云连四方,交龙白虎居中央,子孙”铭文的铜镜,是官营尚方令铸造铜镜的确证。据不完全统计,青海境内出土的汉代铜镜有100余面,从类型上看,常见的有日光镜、昭明镜、四乳四螭镜、规矩镜、连弧纹镜、龙虎镜、四神镜等。(作者:闫璘0

  铜镜收藏有三看

  什么样的铜镜值得收藏呢?首先要辨真伪,其次看品相,再次看品种。

  看真伪:主要看是不是到代(古玩鉴别专用术语,指从包浆、材质、纹饰等来判断完全就是那个时代的东西)的,是不是仿造的,但是在唐代,仿造了一批古镜,虽是仿品,但仍然有文物价值。看锈蚀程度,看纹饰布局是否符合各代特征,以及铜的冶炼、包浆是否到代。自然形成的,与人工做的有区别。

  看品相:主要看是否完整,尽量选不残缺的,并且图案清晰的。

  看品种:指的是镜子的年代特征,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风格,如同流行风尚。


网友评论 ()我也要发表评论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诚聘英才
CopyRight 2008 -2015 www.decangwang.com | 陕西德燚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德藏收藏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朝阳一路美景江南3-3-601 信箱:2624813430@qq.com 电话:029-33756988
 陕ICP备150019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