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作为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翡翠就深受消费者追捧,再加上缅甸将收紧原料供应导致翡翠原石价格快速暴涨的消息,翡翠行情成为今年国内收藏市场的热点话题之一。收藏级别的高端翡翠其价值已经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且将长期处于稀缺状态,高端翡翠艺术品已成收藏投资佳品。
翡翠原料稀缺 市场潜力巨大
翡翠一直是国内珠宝市场的“最爱”。尽管近两年翡翠市场经历不少动荡,但高档翡翠的价格依然居高不下,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近几年,翡翠价格高涨的主要原因在于翡翠矿石的稀缺。目前中国市场上的翡翠玉石95%以上都来自缅甸,而缅甸政府为了从翡翠交易中获取更大的利益,抑制翡翠原石出口,使翡翠公盘的开启时断时续,且不断收缩原石出口。供应量的减少增加了投资者的紧迫感,导致翡翠原石的价格不断炒高,目前国内翡翠厂家消耗的原料大都是之前的存货。等到存货用尽后,翡翠价格还将迎来新一轮上涨。
质地纯、颜色正、净度高的高档翡翠在保值与装饰功能上都出类拔萃,高档翡翠原料的稀缺性加上能工巧匠的巧妙设计与精心雕琢,使得翡翠身价倍增,成为名媛淑女竞相追捧的物品。同时,高档翡翠中的精品,其价格只涨不跌,更被视作收藏投资的重要宝玉石品种而备受珠宝收藏者和投资者的关注;质地细腻、颜色较佳、整体感觉通灵清秀的中档翡翠,价格适中,在大中城市尤为走俏,白领阶层或有一定经济实力、有品位的人士比较青睐;而一般档次的翡翠以其天然的本质、缤纷的色彩和巧妙的搭配,满足了许多工薪阶层人士日常佩戴和亲友馈赠的需求,特别是在中小城市存在一定的市场发展潜力。
翡翠拍场屡创新高
在中国大陆、台湾以及香港的拍场上,被称誉为“玉中之王”的翡翠独领风骚。兼具了东方静谧意韵,西方华贵雍容的翡翠被视为东方文明的代表之一,同时也备受国人的推崇喜爱。从20世纪末期至今,盛世藏宝的观念亦趋使翡翠的收藏热一浪甚过一浪。
据业内人士介绍,各式翡翠饰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深受消费者喜爱,其在拍卖场上也屡屡创出新高。全球拍卖市场上翡翠的竞投气氛都异常热烈。拥有上乘品质的翡翠几乎每次都会被买家格外“关注”,成交价格远远高于估价……2013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出现的一套两条相配之天然翡翠塔珠项链,制于民国时期,最终以4268万港币成交。2014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来自传奇名媛芭芭拉· 赫顿旧藏的天然翡翠珠项链经7名投标者历时20分钟逾40口叫价之激烈竞投后,最终以2亿1400万港元(含佣金)被一名电话投标者夺得,刷新翡翠首饰世界拍卖纪录,也令翡翠市场再度火了起来。同时,今年的缅甸公盘供货量或继续减少,很可能再度推涨本来已处于高位盘整的翡翠原石市场。
延伸
翡翠收藏小知识
●完美的翡翠必须具备色、种、水、润、匀、净六种因素,缺一不可。若能一件翡翠珠链完全具备以上六种因素,实在是非常难得,制作一条优质的翡翠珠链耗料甚多,极为罕有奢华,因讲究每一颗翡翠珠子的匹配度,故此需要体积大、品质好的原石,才能切割出足够数量的高质素珠子以供筛选配对。
●翡翠的质量和价值主要从其颜色、质地、工艺等方面来衡量。初藏翡翠,首先要搞清楚三个概念,那就是“色、水、种”。“种”,有多种解释,有专家解释说,种是指翡翠的结构,也有人说是透明度的代名词,和水一样。还有说法是相当于质地。目前市场受追捧的是玻璃种;“水”,即通透度,翡翠内部因为结晶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有的清澈如水,有的则透明如冰。翡翠是多品质矿物集合体,透明者极为罕见,绝大部分翡翠都是不透明至半透明;“色”,翡翠除了绿和红之外,还有紫、白、灰、黄、黑等色,浓淡不同,色层各异。同时,雕刻工艺上,传统的翡翠饰品的雕琢重在意和境上,在形上不一定求物的结构比例正确,在顺势处理上只要合意即可。因此,要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去品味它的内涵。
●一件翡翠首饰达到收藏级别,需要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种佳。一定是未经过人工处理的天然真货,还要保证翡翠材质本身较为难得,或色美、或种佳、或巧色,色种俱佳者,可视为翡翠中的珍品。
其次,状佳。形状要漂亮饱满,太细、太扁、不对称、偏斜的都不是最佳品。
最后,艺佳。工艺简素,好的工艺可以提升翡翠的价值。好的翡翠雕刻工艺要精湛,还要简洁,意境要耐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