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您尚未 [登录 - 注册] ┆ 在线 ┆ 风格 ┆ 帮助 ┆ 


--> 标题: 天机泄露: 文博贪赃者若再不投案自首天理难容——张建国
您是本帖第1497个阅读者。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8 天 3 小时 42 分 54 秒
四十不惑


等级:下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155
金钱:522
Y 币:0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天机泄露: 文博贪赃者若再不投案自首天理难容——张建国

于无声处听惊雷, 业内人士曝黑幕。一唱雄鸡天下白, 文博阴霾不日散。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党自我革命决心空前, 反腐力度史无前例, 拨乱反正成果累累, 人民无不欢欣鼓舞。五年中, 仅省部级以上贪官就抓了440人, 哪个领域没有腐败分子。可有个例外, 中国文博系统好象风清气正, 很少发现腐败分子。中央巡视组也进驻了,思想发动、组织巡察也开展了, 可腐败分子不见揭露。全国文博系统14万6千专业人士,3500余家国有博物馆,一个五年计划内财政拨款文物专项资金就有572.5亿元,可根据报道仅抓了山东省博物馆馆长、大理市博物馆馆长等人。好啊, 文博系统出污泥而一尘不染, 绝佳的一批忠于人民忠于党的文博卫士。

可近日网传一段文字, 笔者认为有必要转述剖析一下, 权当分析当下中国文博现状的思考素材之一。

一个馆长临死前的真言:

他说:“中国文物大迁移了,很多都是国外资本运作的。国外人拿钱买通国内专家,让他们说民间无真品,那些专家拿了钱说假话了,说国宝都在博物馆,民间无真品。外国资本家又拿钱买通国内汉奸,打压民藏(組织)敢死队,到处宣扬国内民间无真品。后来国外资本家就在中国国内收购到代真品,打着艺术品的旗号运到国外,运到国外干嘛?后来他们又找到中国国家博物馆领导买通他们,说他在国外看到很多中国国宝在拍卖公司拍卖,说敢紧去怕来。后来国内博物馆领导拿几千万,几个亿再拍回来,其实那些馆长没花多少钱就拍回来了,百分之九十的钱被馆长和国外资本家分了。政府还表扬某某博物馆馆长,不辞辛苦的去某某国家,花重金抢回一件流失在国外多年的国宝。这就是中国现实的国宝去哪了?钱没了,国内馆长戴花了,他退休移民了。”

这个馆长的真言有依据吗, 曽几何时, 请看笔者收集的部分媒体是这样宣传报道的:

    1, 《人民日报》2011年12月11日第8版刊署名剑武的文章《第一桶装的什么金》, 称“眼前最大的风险莫过于赝品横行,未来最大的风险莫过于各位收藏家与机构第一桶金的不干不净” 。

2, 《人民日报》2012年6月24日第4版刊署名剑武的文章《可怕的是不怕》,称“在当下的中国文物与艺术品市场, 可谓赝品猛于虎”, “可怕的不是赝品, 而是不怕赝品, 而是对赝品的无视与无知”

3, 《人民日报》2011年1月23日第8版刊署名甘学军的文章, 称“在历年市场上流通和藏家收藏的珐琅彩瓷器则不超过50件”, “常有人言称藏有十数件甚或数十件康雍乾御制珐琅彩瓷器, 皆为妄语, 不足为信” 。

4, 《人民日报》2011年5月20日第17版刊署名乔兰的文章《不要充当文物犯罪的推手》, 称“知赃买赃的收藏者不在少数”, “成为文物犯罪的推手”, 竭力讽刺“不是他们的慷慨解囊, 这些文物还将继续流失” 这一抢救民族文化遗存的义举。

5, 《人民日报》2011年9月8日第9版刊署名刘琼的文章, 称“已经出土并且验明正身的金缕玉衣总共没有几件, 也都有档案可查” 。

 6, 《人民日报》2012年3月29日第12版刊记者楊雪梅的文章, 图文并茂称“玉凳不符合当时的服饰要求与文化特点”, “文物造假成产业”, “江西景德镇丶安徽蚌埠丶南京夫子庙丶河南洛阳等地已形成造假产业”。(记者起码的辨别能力哪里去了, 南京夫子庙是交易市场能造假?)

7, 《人民日报》2011年9月9日第4版刊署名罗彦项楚卿的文章, 乱传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甘学军的判断: “凡是拥有鉴定证书的, 一般都是赝品”。

8, 《光明日报》2012年4月10日第16版刊署名陈恒的文章《让文物真假分明》, 传“近日媒体爆出中国文物造假地图”, 北京潘家园也列其中, 又出了个“假文物”概念, 称“假文物的制造和流通目前仍处在法律监管的空白区” 。

 9, 《新民晚报》2012年3月19日第12版刊记者林明杰的文章《造假城市 景德镇打头 造假事件“国宝帮”领先》, 列“十大造假城市”, 首都北京也光荣入列, 称是“全国最大的赝品倒手处”, 列“十大造假事件”, 称“假国宝献汶川, 上演最荒诞的公益闹剧”。

10, 《文汇报》2012年11月18日第9版刊记者李婷的文章《私人博物馆假货泛滥》, 称“台湾收藏家曹某不久前去南方某省参观了几家私人博物馆, 发现里面很多东西是假的, 其中一家博物馆上下两层摆的全是假货”。

 11, 《新民晚报》2012年7月10日第22版刊记者林明杰的文章,传中国文博头号打“假”斗士王立军的话, 称“某省电视台的一档鉴宝类节目, 用的大都是一些已经害人不浅的伪(老) 专家, 被他们盛赞的都是号称价值千万元以上的国宝大假货” ,“这些专家是他们藏品的保护神” 。

12, 《文汇报》2013年1月4日艺术D版刊记者范昕的文章, 图文并茂称“汉代玉凳被曝穿越”, “汉代人席地而坐凳子还没发明呢”, 称“明永乐青花热水瓶现身寻宝节目, 闹了笑话” , 还有人为它“保驾护航” 。

13, 《文汇报》2013年1月8日第4版刊记者范昕的文章, 再次传播所谓的“现代熨斗状青花瓷” 丶“明永乐青花热水瓶” 丶“汉代玉凳被穿越” “自制的金缕玉衣”, 点名讥讽力挺的有关人士。

14, 《新民晚报》2013年3月1日第A3版刊署名方翔的文章《“国宝帮”该醒醒了》, 称“常买假货, 却自以为都是国宝级, 国宝帮已经成为中国收藏市场特有的现象”, 并夸大事实地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收藏国宝, 只能说明绝大部分人买到的都是假国宝” 。

15, 《新民晚报》2013年7月9日第A13版刊落款李昊皎的报道《河北一博物馆奇葩展品遭吐槽》, 称“稀世珍品”应有尽有, 网友惊呼“三观尽毁”, 传收藏专家马未都专门写博文“吐槽”过它:“藏品应有尽有……”, “直径1.7米釉里红元代大盘, 能颠覆中国陶瓷史; 你要质疑东西真假, 村支书立马吐槽,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你没见过的东西多了!” 。

16, 《文汇报》2013年7月10日第9版刊记者范昕的文章《民营博物馆为何赝品丛生》, 称“作家马伯庸微博揭开某民营博物馆画皮”, 传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一些民营博物馆创办的动机不纯, 打着创办博物馆的幌子大肆享用各种社会资源”。

17, 《新民晚报》2013年7月13日第B4版刊署名林明杰的文章《冀宝斋玩的是“中国当代艺术”》, 称“这样的博物馆或者私人收藏, 绝非仅有, 有的规模还远胜于此”。林某还讥讽地说: “那些我本来挺腻味的低劣赝品潜藏着巨大的艺术价值”, 它们才是真正的“中国当代艺术!”同版刊署名方翔的文章《“雷人”藏品让谁无地自容》, 称“河北省最大规模的一家民间博物馆, 在其馆主看来, 能让故宫羞愧得无地自容” 。称“近年来, 一些地方博物馆藏品中出现赝品的现象屡有发生。更有一些所谓的收藏家打着国宝的旗号在各处圈地建馆, 但最后大都成了赝品集中展示区” 。“对于那些希望通过建设博物馆来沽名钓誉的人来说, 是否应该感到无地自容呢?”

18, 《新民晚报》2015年4月22日第A2版还在发表记者林明杰的文章,标题为《收了一屋子假古董怎么办?》, 他说有人坦言花了150万元收藏的“红山文化玉器” 全是赝品, 还自配漫画称“五千年后它们会成精吗?”

   19, 《晶报》2015年5月5日还在报称“老板30年前花3500万买青铜器 ,专家认定系赝品”。 晶报记者习风自作聪明称“发现两处破绽:一是该青铜器铭文一反商周的阴文习惯,居然是阳文,二是铭文字体没有古人的朴拙反倒有今人的匠气”。习记者托朋友请了从事青铜器修复工作的50多岁专家方国荣称“铭文位置不对,铭文字体大小不对,铭文阳文不对,没有范铸法的痕迹”, 还狂言“我说是假就是假,不管多少人说真也是假,不然,我就白吃了32年青铜器修复的饭!”

    20, 还有什么“愈演愈烈的赝品捐赠”“建赝品博物馆, 泯收藏恩仇史”“千万不要去找那些做假货的”“民办博物馆,有点亚健康”“某某藏品令人发笑、令人生疑”“民间收藏古玩文物, 九成五是赝品假货”等等言论多了去了, 不再赘述。

    以上言论都出之报刊媒体, 还有广播、电视、网络、杂志等. 是不是印证了上述馆长真言的真实性。

    笔者再重温一下花财政巨资购回的部分文物:

据悉,2009至2010年,首都博物馆征集文物专项超10个亿,主要负责人是王春城,与港商翟健民合作,王丶王丶翟三人长期与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合作砸瓷毁宝还办展览,该馆2004年花763.15万港币香港嘉士德购回两件普通文物《多穆壶》和《白玉镂雕龙纽方》,又以4620万元购得鲜于枢《石鼓歌》。1996年故宫博物院用880万元,收购了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2000年故宫用3298.9万元,收购了米芾《研山铭》;2003年故宫用2200万元,购得了隋人书《出师颂》。1993年上海博物馆在香港人士资助下,从香港购回战国竹简1000余枚;1992年上海博物馆从香港购回被盗卖的晋侯苏编钟中的14件; 2003年上海博物馆斥资450万元从美国购回《淳化阁帖》;2012年上海博物馆花2990万元购三流书画《揭钵图》。保利集团先后从境外回购大量青铜器珍品及其它书画、石造像。

拭问, 全国几千家国有博物馆, 改革开放40年花多少人民的血汗钱内外勾结, 打着文物回流的幌子中饱私馕?!

                                   网名: 上海张先生

                                   2018年5月27日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18/6/29 14:56:16
 每页10条,共1页,合计1条记录分页:« 1 »转到  

执行时间:0.109375 秒 数据查询:10次
版权所有:德藏收藏网(www.decangwang.com) 地址:中国·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