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您尚未 [登录 - 注册] ┆ 在线 ┆ 风格 ┆ 帮助 ┆ 


--> 标题: 中国画充滿着''天人合一''的哲学光辉._______与宁玉新先生商榷
您是本帖第2270个阅读者。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3 个月 13 天 10 小时 3 分 35 秒
德藏收藏


等级:管理员
头衔:未定义
帖数:849
金钱:1002813
Y 币:182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中国画充滿着''天人合一''的哲学光辉._______与宁玉新先生商榷

中国画追求着人与自然的融一,即“天人合一”。它既体现着自然的本质,所以是具象的,又体现着人的自我本质,所以又是抽象的。它所运用的是具象与抽象化一的语言,也就是所谓“似与不似”的语言。

  怎样达到这种境界呢?中国画家在掌握形似与抒写性情两个方面皆造其极,合而为一,然后方能成功。齐白石云:“善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生者只重其形。要写生而复写意,写意而变写生,自然形神俱见,非偶然可得也。”

  翻开中国绘画史,可以看到中国画“写实”和“写意”的并行发展。在中国最早的画论中,东晋顾恺之就提出了“传神论”,和“迁想妙得”的理论,突出表现精神气质,将形放在从属的地位。顾恺之说:“四体妍蚩本无关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顾恺之认为,画中人物的肢体画得好坏美丑,对于传神的要求来说,是无关紧要的;而五官尤其是眼睛画得好不好,却是传神写照的关键。《淮南子》中说:“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把形比喻为生命的房舍,把神比喻为生命的主宰。所以,“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悦;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无焉”,这说明有形不一定有神,而顾恺之认为传神的关键在于对某些特殊部位的刻画。顾恺之认为:“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3]人物不同于亭台楼阁,必须传神,所以要“迁想妙得”,也就是作者要通过想象对其加工处理。顾恺之奠定了中国“传神论”绘画美学的基础。他认为只要有利于传神,形是可以相当大地取舍,夸张、加工的。这就使得中国的绘画理论从一开始就与西方的再现理论有很大的不同

南朝谢赫的“六法”,把“气韵生动”放在第一位,但同时又讲绘画要“应物象形”。谢赫评顾恺之的画“迹不逮意”。因为在谢赫看来,“六法备该”才是最高水平。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解释“六法”时说:“夫象形必在于形似”。又说:“古之画或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可与俗人道也。”张彦远已经注意到画家有时可以通过改变形似来追求神韵骨气,超出形似的束缚来追求画意。张彦远主张真正的画家应“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这句话充分说明中国画是主体精神表现与客体自然再现合一的。

  五代时期的欧阳炯云:“六法之内,惟形似气韵二者为先。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引)

  宋代绘画重“理”,达到了写实主义的高峰。当时的文坛领袖苏轼认为绘画表现技法的关键是明“理”,他说:“余常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东坡集》)所谓“常理”,就是对象的内在结构和规律。苏轼的重“意”,比他的重“理”影响更大。他做诗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又曰:“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因为他的地位和声望,这些出色的见解就被后人广为接受和流传。

  元代绘画在经过了宋代的写实主义高峰后,要求艺术形象与生活真实重新拉开距离。追求“稚拙古朴”的感觉,主张“隶体”“逸气”,造成画面上似与不似之间的变形,夸张和简略。所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6]“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作者的主旨在于表达在内的情绪、心境,他们重视的不是外在的对象,而是尽情挥洒过程中的那种宣泄感、自由感和满足感。当时倪瓒的画被称为“第一逸品”。倪瓒说:“余之竹聊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辩为竹,真没奈观者何。”

  明代王履曾重新提出“形”“意”并重的主张,强调“外师造化”,认为“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他说:“画虽状形,主乎意。意不足,谓之非形可也。虽然,意在形,舍形何所求意?故得其形者,意溢于形,失其形者,意乎哉?画物欲似物,岂可不识其面?”(《华山图序》)

清代方薰云:“画不尚形似,须作活语参解。如冠不可巾,衣不可裳,履不可蹻,亭不可堂,牖不可户,此物理所定,而不可相假者。古人谓不尚形似,乃形之不足而务肖其神明也。”(《山静居画论》)清初画家石涛将笔线从对象中完全独立出来加以研究和对待,又提出了“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的口号。石涛的绘画很写意,但我们欣赏其画时依然可以判断其所画之物象。

  从以上画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画在造型上重在写意(表现),但同时也注重自然形象的再现。所以中国画的造型是再现与表现合一的。宁玉新先生你对中国画古代艺术家注重形意并重和天人合一的论点有什么自已的论说?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09/8/26 22:54:27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8 天 10 小时 15 分 39 秒
收藏文化问不倒


等级:管理员
头衔:未定义
帖数:256
金钱:5547
Y 币:0
{收藏} 1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答:中国汉字早已奠定了天人合一的道理,讲究的就是三因贯注,“王”这个字拆开来讲就是:天道、地道、人道,用神力的贯穿起来就表达强盛之意。让这个强盛长久用天之水浇注就是主,用温情之水浇注就是玉,汉字内涵表达就是中华大地汉学基本支撑的文化定性。文字是从画中求进出来的产物,绘画与写文章一样,论文讲究论点,靠论据去充实,论据支撑稳定才能肯定论证的力度。中国绘画发展史到明中期很多定论早已明细,因此在明中期绘画的艺作就分:花鸟三意,人物三情,山水三远的关系。作画与作诗情感是一致的,从三种画作的表现状态也是一篇文章的体现,扣住主题论述逼真渲染似人,似物之情操是表现伸张的魅力,因此六性的研究就是助长这种品味而有理性的传递画中感情的方法。例:花鸟为例,三意的内涵,从富贵花近贵,亲贵,民花都分别与牡丹花、玫瑰花、菊花、荷花、芙蓉花、草花早在唐宋都以定义,用数术的连结和层次的排列高下的摆位是绘画发展史,唐后就已有传统定位,这就是天道的第一合,地合属季节、气候、区域性,人合则是文化在层次上的内涵,人性用色表现的爱憎和积累年全有关。所用这三道的表现运势,能扭正作者想要表达的心情目的形成合一绘画用心看出道理他就是大作的天人合一性。人物画,从唐代就以线性定括,人动线动,力走线活,沉线,以线把握轻重,三情的文、贤在线性处理本身格局就不同,这对学绘画的基础培养秩序也是个关键性,粗有放、沉、凝。细有浮、漂、飞学会让线活起来,就是要用纸性的还原法,水的引申力,把握线性的曲张。立笔用矾讲究的就是立体墨线的表达性。 盐笔鲜腾酸笔聚色这都是讲淋漓尽致刻画所用的技巧。只有这些笔技,笔艺,色艺,从胶质,干粉,金属粉揉于绘画表现技艺才能完全完整表达绘画的天人合一的完美性。花鸟写真到写意,贵格,贱格与人物表达有定性,属性,季节性,这是明到康熙前期绘画表达的张意。但人物画用色,力,形,尺寸,比例性对传神的眼的画法是艺术的倾泻所以绘画跟了时代感与自然综合性不是会画就能表达的。水画,将就三远定意,平远是从纸性开始把握色性的艺展阶段,这一关过了才有色序,笔序,笔技,笔艺的施展地方。好画师一副成功的作品就是用全身的功夫在平远展示才华,高远从色比的秩序引揉笔序但对色技和纸性如何着手这是功夫。虽说三远中色序比重有传承改动,但诗一样深远淡水色却是点重整体画作的意境。从宋代用官制度就规定人杰必四品先过关,讲的就是琴、棋、书、画这四个字,琴表达知礼数,棋表达懂谋略,书表达谈吐自如,章理分明,画表达的就是格局安排,色调搭配。每一幅画,格局,色调,谁上谁下,谁高谁低,就是讲处理事物的水平问题,学绘画,格局观念,色调观念,也是检验作者底数的关键。 所以意,形的表达是浮面的东西,技法艺法全了,就自然是准字号的天人合一。品评绘画,以纸墨色配方找年代,以画技画艺发展对时期,以笔色特点表达找人物,是真正的观察,熟配六性、技性、艺法,当每一幅绘画展眼凝视时,绘画才会自己说话。

「该帖子被 收藏文化问不倒 在 2009-9-2 10:25:46 编辑过」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09/9/2 10:23:28×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22 小时 57 分 25 秒
我佛真身


等级:下士
头衔:未定义
帖数:152
金钱:4773
Y 币:0
{收藏} 2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画坛国师齐璜白石,人传六十岁开始画虫蝦山水,花草果实成当代宗师!您怎么分析白石大器晚成的现象?齐白石成大师最大成就是什么?向你学习,宁先生,讨教.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09/9/4 13:56:31×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8 天 10 小时 15 分 39 秒
收藏文化问不倒


等级:管理员
头衔:未定义
帖数:256
金钱:5547
Y 币:0
{收藏} 3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齐白石老师,曾听父母在我儿时讲过很多,他解放前一直是个木匠,他的徒弟有李若禅,李可染等,解放前齐白石经常在北京王府井一代做活,那时的木匠都是要做到会做、会漆、会画。齐白石一生嘲讽官的霸道,龙以虾戏称,在他那出头无日,耕作辛劳的前半生,把隐忍倾泻在螃蟹和虾上,解放后由于和众多绘画大师的切磋进笔、工笔蝇虫。

中国成立中央美院时是徐悲鸿在朋友家见到齐白石大师做木匠活时发现了他,因中央办美院提倡工农兵文艺精神,正好齐白石是根红苗正,又有老成持重的民间画技,才被徐悲鸿力荐成中央美院国画教授,当时齐白石百般推诿,说:“我是一介粗人,怎敢登大雅学府任教?”徐悲鸿说:“当今毛主席就主张劳动人民当家做主,你是非常有资格担当此任的人才。”

齐白石在美院任教后58年推出虾蟹12个月挂历,叫红整个王府井大街,一夜成名。论齐老师画作,纯属民俗艺派,墨笔擦白是他本人的绝学,至今没有人完整传承下来,兑色扣意也是老人长年积累的绝招,所以一叶成图就能识别他独具匠心的功力深度。他能用虾的数量表白世故不同,用排列形象自我,这也和数术学的功底有关,中国的碳素粉人像是齐老先生用民技扬道场的真传。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09/9/4 18:07:28×
 每页10条,共1页,合计4条记录分页:« 1 »转到  

执行时间:0.110962 秒 数据查询:13次
版权所有:德藏收藏网(www.decangwang.com) 地址:中国·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