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您尚未 [登录 - 注册] ┆ 在线 ┆ 风格 ┆ 帮助 ┆ 


--> 标题: 太可悲了
您是本帖第1111个阅读者。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8 个月 29 天 21 小时 44 分 42 秒
藏友


等级:上尉
头衔:未定义
帖数:639
金钱:7860
Y 币:1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太可悲了

当我看了‘金星撞火星’ 视频之后,我感到我们有些专家呀真是可悲。我怎么也弄不通连砸碎的瓷片是老是新都分不清,那凭什么给人鉴定呢?假如真的看不出,我说一个方法:把己砸碎的瓷片与新的碗砸烂二者瓷片比对一下。老的不拉手,新的不仅拉手,而且有划破的可能;在放大镜下看断面,老的是乳浆液状,早期元及明清民窑器有窜孔和内裂,而新的是乳液状,决不会有内裂,孔隙现象。当然,为什么会这样暂不细说。我想说的是,呀!‘天下收藏’ 栏目组专家鉴定团这些年砸错的不说,为人鉴宝应该无数,那么这种水平意味着是在保护文化呢?还是在毁灭中华文明?这的的确确是个大问题。亊实证明这些专家呀,真是不懂。可就是这些不懂的人中还有不少在支撑着中国文博界,真是国之不幸。

我在此想给这些专家说几句话:看来你们真的沒搞懂,我想说的是汉代的宝石,硫璃是有区别的,而它们与今天的宝石,玻璃又有哪些不同?而汉代的陶罐和当时的绿釉瓷罐又有哪些不同?那它们和今天的同类器又该怎么看?如果我们依据你们新的一定新,老的一定老的观点认证的话,看来能认证汉代的只有琉璃和陶罐了。其实,客观公证地说,就各类古瓷而言材料是决定一切的。比如说,宋代官窑器无论它是出土还是传世品,远要比晚清民窑器釉面更光鲜,亮丽。表面的新与老是相对的,所谓的时代文化传承下来的形与纹是在演变的,决不是绝对的和一尘不变的。这一切应以亊实为依据,而决不该是以任何死板的定论硬来套。

公证地说,你们的出错在于沒有从材料上入手,由于不借助科学致使你们根夲就沒弄清鉴瓷之夲,所以错的太离谱。朋友们,还是相信科学吧。打胎取样做个踪合检测,让科学数据告诉你们。人啊!为自己想的时候也为藏家,国家和人民想一下,我们假如根夲沒弄清,而就这样仅凭一时拥有话语权就不負责任的胡说一通,果真国家和人民会永远视而不见嘛?人民永远弄不明白吗?

我有时常在想,这些明知错了还在坚持错误的人实在太可悲了。苍天之下又有谁能一手遮天?,你说一亇完整器可能传世呀,入土,出土的搞不清可以理解,砸成碎片还弄不明白祘什么专家?

依我看名头,权利,话语权都不能替代真理;真理是经过验证的,那么我们让亊实验证一下王刚团隊,所鉴砸宝后砸的器物中仅以首博展馆藏品而论看又能有多少是砸对的?今天,我的心真的好痛,专家呀!到那一天你们怎么面对国人?今天如此知迷不悟,真是太可悲了!

「该帖子被 藏友 在 2012-11-19 15:38:18 编辑过」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12/11/19 15:37:29
 每页10条,共1页,合计1条记录分页:« 1 »转到  

执行时间:0.078125 秒 数据查询:10次
版权所有:德藏收藏网(www.decangwang.com) 地址:中国·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