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您尚未 [登录 - 注册] ┆ 在线 ┆ 风格 ┆ 帮助 ┆ 


--> 标题: 节选<<中国元靑花研讨会>>
您是本帖第1495个阅读者。
性别:女<br>状态:离线<br>积时:9 小时 10 分 6 秒
jerry


等级:新兵
头衔:未定义
帖数:71
金钱:334
Y 币:0
{收藏} 楼主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节选<<中国元靑花研讨会>>

“首届中国民间元青花藏品研讨会”的积极意义:两个“惊喜”

  开国内先河

  参加此次研讨会的知名专家有: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孙学海先生、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知宴先生、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雷从云研究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副秘书长赵青云研究员、江西省考古研究所余家栋研究员、景德镇陶瓷学院欧阳世彬教授、江西省高安博物馆刘金成馆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马文宽研究员、吉林省博物馆馆长张英研究员、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张朋川教授、英国莱斯特大学博物馆学曾肃良博士、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另外,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的收藏家100多人也参加了研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文物报》、《艺术市场》、山东电视台等20多家国内知名媒体的38名记者对研讨会进行了关注报道——这一切表明,“首届中国民间元青花藏品研讨会”的规格是很高的,所引起的社会轰动效应也是不言而喻的。

  亲历会议两天,记者认为,“首届中国民间元青花藏品研讨会”最大的贡献在于提供了一个自由学术交流的平台,交流的双方是权威的专家和陶瓷收藏爱好者,国内的陶瓷研究界专家与藏家之间的那道屏障在此次会议已经消除。权威专家们纷纷走下神坛,深入到社会大众中,聆听他们的收藏、鉴定观,在元青花这一研究课题上展开平等对话,给沉闷多时的中国古陶瓷研究界吹入一股清新的空气,也为我们带来了双份惊喜。

  惊喜一:专家之间存在意见分歧不避讳

  出席这次会议的专家都在现场发表了演讲,他们当中不少人都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公之于众,并博得了现场藏友的阵阵掌声。这其中,吉林博物馆馆长张英先生给记者留下的印象最深。他慷慨激昂地表示,今天国内的很多陶瓷鉴定专家观点保守,研究跟着欧美学者走,他呼吁国内的陶瓷研究一定要结合文献与考古资料。在元青花的研究上,他也发表了与国内大部分专家截然不同的观点。当年主持某个元代墓葬群的考古发掘时,张英发现其中一只青花瓷底部上釉,且书写“八思巴字”,包括耿宝昌先生在内的国内陶瓷鉴定权威都认为这是明代中晚期的产品,张英先生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八思巴字”的“正德说”等传统观点都是受西方研究成果影响,缺乏实例考证。为此,倔强的他特意跑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请教权威的西域文字研究专家,释读瓷器上面的“八思巴字”,经研究证明,解释为“至正年制”。从此,张英先生更加认定自己的想法,确定元代青花瓷就已经有上釉的底,并且有书写“至正年制”的底款,“元青花底无釉无款”的传统看法需要纠正。出席这次会议的欧阳世彬先生在这个问题上与张英先生存在很大的分歧,他认为凡是碗盘类的元青花底都不上釉,根据上釉技术、青花绘法的分析和参考元代遗址出土的情况都如此。说起来,张英、欧阳世彬两位专家的争论由来已久,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就开始了“笔伐”,这次借助会议自由开放的交流平台,索性升级至“舌战”。然而,会场上的“针尖对麦芒”却丝毫没有影响两人不断增进的友谊。

  过去很多人都说书画界的“南北之争”促进了国内书画鉴定水平的提升,希望国内陶瓷研究界在一种活跃热烈的气氛下,专家之间能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惊喜二:现场藏家敢于向专家“叫板”

  会议日程安排中有一大亮点,那就是每位专家发言后,现场收藏爱好者有15分钟的时间向专家提问。这种形式在过去国内的陶瓷学术研讨会上不曾有过,面对大众收藏爱好者最直接、最公开的“质问”,与会专家也是坦率直言,妙语生花。本文仅撷取其中几例以飨读者。

  张英先生演讲结束后,有藏友提问:“为何国内这么多陶瓷专家,却没有一个申请元青花的研究项目?”快人快语的张先生答道:“这是国家XX局不作为的表现,他们仅仅依赖XX博物院陶瓷组,能出什么成果?国家不给钱,我自己掏钱。这几年,我和老伴花了差不多5万块钱,跑景德镇,跑北京,没有钱也要把元青花的问题研究下去!”张先生的肺腑之言得到了长时间的掌声。

  李知宴先生在大会上演讲时谈了自己在元青花辨伪上的鉴定心得,比如说假元青花在胎的重量问题上容易露出破绽,要么“轻飘飘”的高雅,要么“头轻脚重”的笨拙,给了与会者很多启发。讲毕,有藏家提问:“在元青花的鉴定因素中,您认为土沁的研究占多少比重?”李先生回答,元代距今不过几百年,自己不会把土沁的研究占大的比重,因为很多假古董本身就很注重土沁的效果,有些造假者甚至将仿品埋在土里用尿碱浸泡,所以,建议大家在鉴定瓷器时不要用“鼻子闻、舌头舔”这样的“奇招”。李先生的幽默引得会场一片笑声,而提问者似乎对这个回答有些不满意,当场表示距今七、八百年的出土物应该是有土沁痕迹的,这也是区别于明清瓷器的重要鉴别因素,认为这是民间的经验。李先生听完后微笑地说:“我们以后也会多学习民间的宝贵经验。”这种放下架子、谦虚的态度让人钦佩。

  欧阳世彬先生在会上谈到了今天景德镇仿制元青花的水平很高,其中的“高仿精品”足可以假乱真,希望收藏者谨慎再谨慎。演讲后,有人提问:“景德镇是否有发现元青花的产地?为何到今天都没能看到具体的介绍?”欧阳先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有发现,但是很没有规律,元青花的‘官窑’与明朝的御窑还有一定区别,加之景德镇本身没有科学系统地发掘过(除了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御窑的发掘如同蜂窝,非常可惜。”一声叹息引得众人反思良久。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09/12/8 9:44:48
性别:男<br>状态:离线<br>积时:10 小时 23 分 43 秒
野林高士


等级:新兵
头衔:未定义
帖数:64
金钱:307
Y 币:0
{收藏} 1 信息 | 留言 | QQ | Email | 主页 | 编辑 | 引用


关于元靑花谜团的''冰河''解冻巳有先兆!


----签名档 --------------------------------------------------------
德藏收藏网欢迎您!
Posted:2009/12/9 9:48:13×
 每页10条,共1页,合计2条记录分页:« 1 »转到  

执行时间:0.120117 秒 数据查询:11次
版权所有:德藏收藏网(www.decangwang.com) 地址:中国·陕西·西安